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定风波 > 第12章 第十二章 杨妃

第12章 第十二章 杨妃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十二章]

魏夫人脸色惊白,即刻怒叫起来:“大胆杨筝,怎可直呼殿下名讳!”

李恪却处之淡然,直言不碍事。

魏君行请这位三皇子殿下入府。

李恪慢悠悠地往里走,很是对魏府的风物品鉴了一番,后来对端来的茶果点心又是好几句夸赞,最后才道明了来意:“本王此番,专程来谢杨娘子的。”

前因简单带过,魏府众人诧异,杨筝居然还给淑妃娘娘做过菜。

杨筝一言不发。

当时不是没听见他问“尊姓大名”,不答是觉得没必要,萍水相逢一面而已,举手之劳做两盘菜,她不稀罕什么拜谢。

但,他居然会是李恪,杨妃的儿子……

杨筝正出神,蓦地听见李恪在问她:“杨娘子,本王想请你入宫再为母妃做一次菜,不知你是否愿意?”

魏夫人唯恐她满身乡野习性,肆意言语会冲撞吴王李恪,急忙替她应承下来:“愿意!愿意!能为殿下、能为淑妃娘娘效犬马之劳,是她的福气,也是我魏家的福气!”

言罢,即催杨筝入宫。

吴王李恪的生母是杨妃,人尽皆知杨妃是前隋的公主。

杨筝想,就算没人来说合,李恪的这趟相邀,她也是不会拒绝的。

魏君行不大放心,他以为杨筝会害怕,遂请吴王准了同去,但他不便进入天子宫苑,所以会在宫城门口下,于卫所等候。

原本是要带胭脂做帮手的,胭脂伤了脸,不能同行,只好由翠浓跟着。

“翠浓,你是知事懂礼的,进到宫里,多多看顾提点着娘子。”

宫门前,魏君行下了马车,细致叮嘱了翠浓,翠浓答应得爽快。

内宫门下,李恪领杨筝下车:“杨娘子,再往前就是皇家内苑了,车马慎行,劳烦随本王走一程路。”

大唐的皇宫,宫墙很高,甬道很长。

禁中内苑,珠楼贝阙,飞檐翘角,五脊六兽,辉煌而又威严。

路过一片广阔的湖水,水波渺茫,薰风拂来,杨筝不觉停住了脚。

——好宽广的湖面。

——这样的大湖大池,洛阳宫中也曾有过吗?

李恪见她止步,折回来说道:“这是南海,再往前去是西海了。我母妃住在昭庆殿,她寝宫附近有一座望云亭,你要是喜欢看水景,晚些时候我带你去那里。”

“这是宫里最大的一片湖吗?”

“不,和太液池比真是小巫见大巫,我母妃就最喜欢太液池的风光。不过,南海连着西海,西海连着北海,北海又有水道连着东海,这几个池子加在一起,就比太液池大很多了。”

李恪想了想,又有些遗憾地告诉她:“以前,我母妃住在蓬莱殿,蓬莱殿地势高,能俯瞰整个太液池。”

杨筝不解:“那为什么要住来昭庆殿?”

李恪望她,笑了笑,凑近小声道:“我告诉你,你别告诉别人。蓬莱殿那边啊,母妃说,太过华贵奢靡了。”

这样一说,她就懂了。

坊间不少传言:当朝天子后宫中,杨妃因自知身份与别不同,为避祸端,从来就是个谨小慎微的人。

李恪举步往前走:“走吧,我带你去昭庆殿。”

杨筝转脸看看他,话到嘴边,又咽进了肚子里。

昭庆殿是一座娴静的宫苑。

李恪和杨筝在殿上等,宫人前去通传了。

杨妃本人,就像这座娴静的宫苑,她有惊鸿照影的美丽容颜,是盛开在皇城里不败的富贵花,可她举止谦和婉仪,眉眼之间沉下极致温柔。

隋朝的花,开在了李唐的皇宫中。

杨筝的心跳得很厉害。

十多年来,她就像一片孤零零的叶,知道自己所来何处,却再也无法回去,风只会卷着她在世上飘,任何一个地方都不是故乡,而今日……她见到了从同一株大树上落下的另一片叶子。

李恪拜见了杨妃,并笑语引见道:“母妃,这便是魏府的那位小娘子了,她叫杨筝。”

杨妃诧异:“你也姓杨?”

全然是忘记宫里的规矩了。

杨筝定定地望着眼前气度高华的女子,她见她眼中蓦然生起盈盈光彩,意外而欣喜呼将欲出,转瞬,那光即沉下去,淡下去了。

她不由得亦低下眼睫。

杨妃又问:“你是哪里人士?”

“回娘娘的话,我从随州来。”

“你多大了?”

“我生于武德二年。”

杨妃笑生两靥:“那你倒和我的恪儿一般大了。”

杨妃慨叹,实在是有缘。

再又与她致歉,说是李恪胡来,因着厨子做不出相同的菜,就贸然登府去,将她请进宫来,该是吓着魏府老小了。

杨筝笑:“我很愿意为娘娘做菜。”

之后相坐,说了会儿话,杨妃问的是随州风物,杨筝知无不言。

杨妃细细打量了她好久,忽轻发心声道:“我倒像在哪里见过你似的。”

杨筝不觉惊愕。

李恪转眼看她,笑同杨妃说:“孩儿也是这样觉得,许是杨娘子生得面善,令人有一见如故之感。”

杨筝坐不住了,她起身相拜,希望能有人领她去后厨看看。

李恪说:“已向山间堂取过经了,你那日用到的食材都是有的。”

即命一小宫娥为她带路。

杨筝到厨间,看过了陈设、菜品各物,问过了杨妃用膳的时辰。

李恪说,照做那日做过的菜就行了,可是哪有一顿饭就吃两个菜的?菜是山笋,汤里也是山笋。何况,用膳之人还是宫里的娘娘,“四妃”之一的淑妃。

杨筝看看厨间各物,站着思忖片刻。

她来时,小风淡淡,吹落了槐花香。

“这里有面粉吗?”

“有的,杨娘子。”

“那劳烦请两个人,去采摘半篮槐花来。”

“要槐花何用?”

“自有妙用。”

杨筝已经想好做什么菜了,她动手调酱汁的时候,吩咐翠浓去将两个鸡腿剔骨洗净血水。

翠浓厌恶地皱眉,带着怨气说道:“娘子,我是内院的婢子,不是后院的厨子帮佣,我连菜刀都不会拿。”

谁料想能听到这样一席话。

杨筝抬眼看那艳丽的婢女。

——公主都拿菜刀,你不拿,将来要嫁天王老子不成?

杨筝哀感她心比天高,但未见苛责,不过淡声说上句:“自己学会拿菜刀,无论何时何地就不会饿死了。”

翠浓不屑于听,魏府那样大的家业,何用她来十指沾染阳春水。

魏府的丫头派头大,敢跟主子抬杠。

一个小厨子看不过眼,主动上前来:“杨娘子,还有什么活做的?交给我吧,这灶间的事我熟。”

有人可用,杨筝很高兴,就教他剔完鸡骨后,用草木灰拌一点泥,再取一张陈年的干荷叶泡开。

杨筝按着自己拿手的多做了几道菜,小厨子心思不如她巧,但刀工是没得说的,帮她省了不少事,又在旁边学了如何蒸槐花,之后边烧火边学她下料的顺序,大约是记了个全。

“杨娘子的本事,好似被我学来了。”

“哪有什么本事,不过是几道寻常的家乡菜。”

小厨子说,杨妃娘娘一日两膳,晚膳基本是六个菜左右,陛下若来才会加菜。

杨筝不好僭越,做得四菜一汤:蒸槐花、煨鸡腿、山菌虾朵、油焖笋,汤还是那道林煌学自青龙镇的山间鲜。

杨妃惊奇:“你又做了些我没吃过的菜。”

她一直温和待人,不以宫妃的身份高居,杨筝已习惯了。

菜刚布定,昭庆殿上来了不速之客。

“呀,妹妹我这是来得巧,还是来得不巧?”

“当然是来得正巧了。”

焉有将客人往外赶的理?杨妃笑面起身相迎。

来人应该同样是一位后妃吧,她姿容端丽,发髻高盘,珠钗熠彩。

李恪低声向杨筝介绍:“这位是韦贵妃。”

韦贵妃。

这位贵妃确然是听说过的,听闻她仪态万方,原是臣下之妻,二嫁做了天子妃。

杨妃携韦贵妃进来,到跟前时,李恪领着杨筝给韦贵妃见了礼。

韦贵妃讶异瞧着面生之人:“哟,这是?”

杨妃说:“右卫将军魏君行的新妇,杨娘子。她可是个妙人,年鬓轻轻却做得一手好菜。你瞧瞧,这些菜就是她刚做的。”

“这菜色,的确不与宫中相同。”

“是我口叼,尝过杨娘子做的一道焖笋念念不忘,恪儿这孩子又实诚,偏劳师动众将人再请来了。”

说着即邀韦贵妃、李恪、杨筝同入席,共同用膳。

杨筝不想留下,虽说菜量也许够四个人用,但君臣有别、贵庶有别,她不习惯,也不愿意坐在这样的席面上。

“多谢淑妃娘娘抬爱。我与郎君相约回家用饭,不便多叨扰淑妃娘娘和贵妃娘娘。”

杨筝婉拒相辞,但在离开之前,她介绍了今日几道新菜是如何做的。

杨妃感念:“有劳。实在忏愧,让你辛苦这一场。”

杨筝笑笑:“举手之劳,娘娘不嫌粗陋,已是我的福分。”

“我送你。”

李恪也没留在昭庆殿中,他对杨妃和韦贵妃说:“是孩儿将她接进宫来的,理当送她回去,平平安安交还给魏将军。”

可是从昭庆殿出来,却没循着原路返回。

李恪居然真的践行先前一诺,带杨筝前往望云亭看湖水,他还叫人端了玫瑰花水来给她净手。

杨筝惶惑:“啊?”

李恪说:“这是宫里女子都喜欢的,能去腥,更能滋养肌肤。”

玫瑰花水已送到面前,却之不恭,杨筝只好硬着头皮接受了。

李恪看微风轻澜的湖景,也看她浸在铜盆里的双手,迟疑了几番,终还是开了口:“你的手生得好看,以后少在灶间操劳,今次属我唐突了。”

“……”

杨筝多少觉得他是有点“何不食肉糜”,难道每个人出生都是前呼后拥有人伺候的吗?但,看在他也是隋朝血脉的份上,就丝毫不计较了。

“你怎么不自称本王了?”

“什么?”

“你去到魏家的时候,一口一个‘本王’,这会儿为何这般平易近人了。”

李恪挑了挑眉,年青俊白的脸上一副无所谓的神色:“都说了看你面善嘛,况且我不拘泥这个的。”

杨筝准备擦手:“走吧,不敢耽误殿下的辰光。”

他懒懒:“不妨,你再看会儿。”

小宫娥连帕子都不敢递给杨筝。

杨筝耐着性子再等了片刻,看了会儿氤氲湖水。

小宫娥瞥一眼似寐的吴王李恪,仍旧不敢给她递帕子,杨筝抢步上前,自己抓过帕子来擦手。

这时候,一名内侍来了,近前躬身唤声:“殿下。”

李恪睁开眼,看看内侍,总算有动静了:“走吧。”

作者有话要说:附注:

*四妃:宋高承《事物纪原·帝王后妃·四妃》:“唐初皇后而降,有贵、淑、德、贤,是为四妃也。”

*蒸槐花:现听槐花多叫“洋槐”,有科普文称其18世纪40年代清代时传入中国。但中国古代诗文里早有槐花的身影:“绿槐花堕御沟边”(唐)、“小风慢落鹅黄雪,看到槐花一寸深。”(宋)、“长啸不知风起处,槐花吹落戏鹅池。”(明)。分不清品种有什么差异,总之本作者头铁先冲了,默认初唐可以吃到槐花。如果史实里是吃不到,那此处就算因剧情需要,作者又在胡扯。

*韦贵妃:韦珪,隋朝开府仪同三司韦圆成之女。隋朝时期,初嫁民部尚书李子雄之子李珉,生下定襄县主。武德四年,再嫁唐太宗李世民,生下皇十子纪王李慎、皇十二女临川公主。贞观元年,册立为贵妃,位列四妃之首。(特意书一下,是因为《观国》里的韦太妃也是这位,实属小联动了亲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