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祈神 > 第63章 明石

第63章 明石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说起这顺德先王啊那可是与杨氏有好一段恩怨,听说这贤德帝一共有七个儿子,顺德帝就是嫡长子,是当时名正言顺的太子。”说书人讲两句又喝了一口茶,故弄玄虚般放慢言辞,“这顺德帝虽是太子,但行至晚年贤德帝反倒更加青睐二殿下,于是啊就在朝堂中来了一出改立储君的戏码,美其名曰是让百姓也参与君王的选举,其实啊就是让群臣重新选择站队。”

底下开始有人叫嚣了,“这出戏先王自己不也玩过吗?如今这悦文帝不也是改立储君出来的!”

他们口中的悦文帝就是贺兰玄胤。

一时间堂下爆发出响亮的笑声。

说书人示意大家稍安勿躁,“当今王上的事诸位的言辞还需多加小心啊。”

又有人发问了,“既是重新选举又干杨家何事?”

说书人点了一下他,“这位小伙说到点子上了,当时就是杨家以一举之力促成了这次改储。彼时杨家手握重兵,位高权重,贤德帝很是信任他,加上心中也有要改立的念头很快这项事宜就提上了日程。”

“但世事难料,不到一月贤德帝驾崩,改储被中断。但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顺德帝便带人杀至宫门外,率先征服群臣,这才坐上了君王之位。”

“由此顺德帝便记恨上了杨家,先是权力一削再削,再是直接培养了另一批武将,其中千庭一氏就是被顺德帝看重提拔的。”

言至于此,又有人问了,“不对,你说得不对,明明贤德帝在位时杨家虽有兵权但并未受青睐,杨氏可是几乎被冷落了一个朝代!”

说书人饶有兴趣地看着底下这人,问道:“小子,你可是宫中人?”

少年回答,“不是。”

说书人:“那你怎得晓得老夫说得不对?”

他笑了笑,冲少年说道:“强者总是遭人忌惮的,贤德帝在位期间并无比杨家更为出类拔萃的武将世家,于情于理他都必须用他,但你不可否认贤德帝除了忌惮兵权也很信赖杨家,因为彼时除了杨家安庆别无选择。”

关系越扯越多疑问也越来越多。

“先生,那杨氏父子之死是怎么回事?还有当日杨贵妃与杨氏稚子之死又是怎么回事?”

说书人眯起眼,仿若陷入回忆。

“贵妃娘娘原也不是杨家人。”

底下惊呼一片。

“哈?怎么可能?”

“不是杨家人?”

说书人继续说:“贵妃原本是顺德帝宫中的一名来历不明的宫女,她自小陪着先王长大,不免心生情愫。顺德帝继位后,想着让她名正言顺的嫁入王室,就寻思这给她找一户好人家,过继过去当作是千金名门。”

“怎料当时长孙王后不依不饶,在长孙一族的威压之下满朝文武无人敢认下这个女儿。这时,杨衷杨老爷子站出来了,接她回了杨府,并改名杨萱。虽说只在府里待了一月,但杨萱显然与杨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后又因杨贵妃与顺德帝感情甚笃,她多次从中调和,这才让杨家与先王的关系有所缓和。”

“照您这样说这顺德帝又为何要杀杨氏?”

说书人不紧不慢地喝了一口茶,咂咂舌,索然无味。

“因为猜忌。当一个人强大到足以令他人畏惧,上位者便有了猜忌之心。”

还是那个少年他站起来愤愤不平,“因为莫须有的疑心便葬送了如此难得的武将,看来这顺德帝也是昏庸无道!”

说书人摇着扇子,没有说话。

可这些话都一字不落的落进了楼上的二人耳中。

林英小心翼翼地观察着贺兰玄胤的表情。

但那人从始至终都只是淡然的看着。

良久,他有些怅然地说道:“我对母妃竟一无所知。”

林英:“不怪你,当时我们都还小,宫中知晓的人也不多,即便知道也没人敢议论这些事。”

贺兰玄胤眼眸一转。“是啊,宫中没人敢议论这些,那他又是如何得知的呢?”

他的目光落在那位年长的说书人身上。

谣言就如滚雪球只会越滚越大,越滚越不可收拾。

一时间市场上流通了许多含沙射影的话本,都是关于杨氏与先王的,不过是换了个名字隐晦地把这些恩怨写了进去,问起来都说是瞎掰的,毕竟王室颜面扫地谁也不敢认下这个污蔑的罪名。

这些话本越流传,百姓对此就越发深信不疑,甚至扬言若不是顺德帝杨氏怎会没落,朝云又何敢欺负到我们头上来。

林英坐在他身边,感受着身边人的低气压,换做谁此刻的心情都不会太好。

贺兰玄胤放下帘子,“杨氏曾经的旧部都在哪儿?”

林英摊开册子,“据记载杨氏父子死后先王将他们的旧部都派遣到十二城边境去了。”

贺兰玄胤:“具体在哪里?”

林英有些犹豫,不知道该不该说。

贺兰玄胤看了他一眼,自己看。

无人区。

先王将杨氏的旧部都派遣到无人区去了,为什么要这么做?

先不说杨氏没有得到赏赐与封赏,这些活着的旧部竟然被派遣到了这样偏远的地方,不难看出父王的确不喜欢杨氏。

林英:“先别急,我想就算先王有过要压制杨氏的意思,但也绝不会在刚刚大捷的节骨眼上来这一出。我还是觉得杀害两位将军的另有其人。”

贺兰玄胤闭着眼,苦恼的紧。

“那些旧部还活着吗?”

林英:“这些年陆陆续续过世了几个,剩下的已经不多了。”

贺兰玄胤:“发一封加急,召他们回朝。”

林英:“是。”

“王上,人带来了。”

说书人对他行礼,“草民史书珩,拜见王上。”

贺兰玄胤示意宫人们都下去,大殿上只有他们三人。

贺兰玄胤:“听说你在茶馆里散布污蔑先王的谣言?”

说书人垂首,毕恭毕敬地回道:“绝无此事。”

贺兰玄胤:“孤也不愿再与你兜圈子,那日孤也在茶馆,你说的那些可是一字不落地进了孤的耳朵里。”

林英:“老人家你还是老实交待了吧。”

说书人抬起头,林英看清了这人的模样。

他面色沧桑,身上穿的旧布麻衫已经泛黄,即便如此他眼中却透着坚毅的光。

他说:“草民从不空口造谣,草民只是在客观的叙述我所知晓的事罢了。”

贺兰玄胤身子前倾,凝视他,“那你告诉孤,你是如何知晓这深宫中的事?你到底是什么身份?”

他眼神躲闪,只言,“如今民间对先王与杨氏的恩怨议论纷纷,王上还是应当查明真相给百姓一个交代的好。至于我,不过民间一个说书人罢了,这话本上有什么我就说什么,王上不必在意。”

林英:“史书珩你在民间借以说书大肆宣扬先王与杨氏恩怨,造成民众对先王产生误解,按律当斩,你可知这事态的严重性!”

史书珩:“草民知晓。”

林英对这油盐不进的态度表示无奈,目光投向贺兰玄胤像是在问:要关进大牢吗?

贺兰玄胤没有回应,反问道:“你与杨氏可是有什么过往?”

史书珩:“并无过往,若王上以为草民为杨氏不平则是与杨氏有过交集,那可太小看杨氏二位将军了。算起来,整个安庆,谁不是受过杨家的恩惠?”

在朝堂之上面对天子,说这话就是大不敬。

且不说如今当政者为贺兰玄胤,就拿如今执掌兵权的千庭家来说,他说出这番话就是对千庭军的大不敬,不是说不能提杨氏功绩,而是他实在提的太不适宜了。

林英微微有些愤怒,“大胆!天子面前你胆敢如此放肆!”

史书珩不紧不慢地跪下,一副恭敬胆怯的样子,“草民胡言,还望王上恕罪!”

贺兰玄胤捏紧眉头,“送进大牢吧。”

先关两天再说。

全程史书珩都没反抗,仿佛他要住的不是大牢,而是款待他的客房。

贺兰玄胤突然问林英,“这流言从何而起?”

林英摇头,“不知,没有任何导火索,就那么在城中散开了。”

贺兰玄胤皱着眉,“那就是有人故意这么做。”

林英赞同地点头,“会是谁呢?”

贺兰玄胤:“先控制谣言,加强城防,然后彻查全城可疑之人。”

不一会儿宫人领进一个女子,那女子单膝跪在他们面前,“闻傕拜见王上。”

贺兰玄胤示意她起来。

闻傕向他们汇报了这次前往凉州,也就是曾经的周地,所获得的线索,还特地写成了折子递了上来。

【据当地居民所言,复周之战结束后确实目睹了殷周遗民的一些暴行,包括游街抗议、破坏房屋、以及阻止大批安庆流民进入周地生活。而在一系列破坏行为中,其中有一项引起了民众注意。

当时殷周遗民每次作乱时,都会拿出一个状似火折子的物件,点燃后威力巨大无比,轻则受到惊吓重则炸伤身亡。】

二人都敏锐地捕捉到了“炸伤”之物。

贺兰玄胤:“还有别的信息吗?”

闻傕回忆了一下,脑子里好像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可惜没抓住。

“暂时没有了。”

如果这些调查都属实,那么上面提到的状似火折子的□□就很有可能是杀害杨氏父子的物件,但在没找到目击证人之前这些都是猜测。

不过有一件事倒是可以马上确认,那就是凉州是否存在石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