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尔敢造次 > 第3章 第三章

第3章 第三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应天府皇城,此时才刚刚下了早朝,文武百官如潮水一样从大殿里散去,纷纷前往各个官署上值。

赵珩刚走出殿门就被皇帝身边的奉御太监拦住了,梁安全在离赵珩两步远的地方站定,拱手问好:“武定侯留步,陛下找您去武英殿议事呢。”

赵珩点点头,顺手摸出一个金锭子,错身间稳稳地放在了梁安全的手上。

梁安全脸上的笑容一滞,心道这位爷还是一如既往的实在。他打眼看这个本朝最年轻的都督佥事,深觉赵珩的气势真是越来越炽盛了。

赵将军俊是俊俏,长得那叫一个长身玉立,神采英拔。可就是这气质唬人了点,总有点任你千军万马,我定取你首级的意味在里边。

要不是梁安全常在御前伺候,什么样文臣武将都见识过了,难说他会不会有现在这份游刃有余的胆量。若是平常百姓,被赵珩那双用鞑子血浸过的眼睛盯上那么一时半刻,怕也得遍体生寒,两股战战。

梁安全顺势向赵珩卖了个人情:“算算日子,陛下派出去的孟巡抚也要归京了,珉王和豫王也说给陛下准备了贺礼。”

这位御前第一人笑呵呵道:“咱家看呀,今年圣寿热闹喽。”

赵珩颔首:“多谢梁公公提点。”

皇帝找他谈论的事多半是关于这一个巡抚和两个王爷了。

外边春寒阴冷,武英殿内倒是暖融融的,一缕白烟袅袅娜娜自龙纹铜炉中升起,满室馥郁。

褚沅打开一本奏本,见都是无用的颂圣词,随手丢在了桌案的另一边。

他见赵珩进来,招呼他入座后才道:“朕去年让孟琨去看看湖广,到如今去陕西的都回来了,他却下落不明,朕用膳都不安心。”

他又拿起一本,这本的主人倒没写那些车轱辘话,只是心心念念着要给他找祥瑞,一出了年关就钻进了据说有祥瑞的山里。

褚沅一心二用:“珉王带着十五万兵马班师回朝,朕的亲叔叔刚打了胜仗就从边关赶来给我贺寿。朕若是不去迎一迎,睡觉也睡不安心。”

“昼回,”褚沅看着那个吃住都在山里找祥瑞的官员写的奏本,像看游记一样入了迷,把自称都给忘了,“你去替我找找孟琨,将珉王迎进应天府,好让我安一安心。”

年轻的建元帝对赵珩笑了笑,像年少在文华堂念书时预备抄他作业的表情一模一样。

赵珩面色不改:“臣领命。”

褚沅恋恋不舍地放下手里的游记,想了想关心亲近臣子的感情也很重要,便道:“昼回,你这般无趣,几时才能有贵女看上你?”

“未逐——”

“未逐北蛮,何以家为。”褚沅含笑接话,“你怎么回回都是这句话,就这么想再去北边打仗?”

“陛下手上的这本看了有一刻了,再看下去今天的奏本就批不完了。”

褚沅:“……”

褚沅:“爱卿小器。”

赵珩:“阁老都劝陛下要勤勉政事。”

“当了皇帝就没人给我抄策论了。”褚沅叹了口气,“不对,之前你也不肯给我抄,倒是暗地里给庄二抄过多回。”

赵珩不置可否:“他学得慢,先生要照顾他重讲许多遍,我懒得听。”

建元帝愣了一会儿,而后猛得拍桌大笑起来,笑声传出武英殿外,把殿外守着的梁安全都给吓了一跳。

褚沅笑够了,才说:“朕这个弟弟很是有趣,你到时候把他也接进宫来。”

他顿了顿,眼睛愈发亮:“说不准他能帮朕一个大忙。”

此时蹲在中军帐外的庄随还不知道大虞顶顶尊贵的两个人正在背后打他主意,正在一心听他爹的墙角。

他把那个坑来的俘虏交给了父王的亲卫后就没了下文,勾得庄二公子心里痒痒,恨不得冲进中军帐听他们在商榷什么。

到底是打山匪还是不打?

若是打的话能不能让他也跟着去看看,听说山寨里头都是小山堆一样的宝物,边上围着一圈儿骷髅头,里面的山匪头头就披兽皮喝人血,一声令下就让喽啰们倾巢出动,指哪打哪。

听起来比打仗前要在朝堂上吵几天架的将军宰辅还威风呢。

庄随凝神听着,没注意脚边上的帐门被一只手掀开了。

他只觉得帐里的声音越来越清晰,就好像有人在他旁边呼吸似的。

庄随回头一看,对上七八张眉目须张的脸。

庄随:“……”

他挤出一个尴尬的笑:“我来邀各位将军共赏月色。”

守备将军吹胡子瞪眼:“这黑不隆冬的,哪儿有月亮?”

庄随面不改色:“心中有月,自然有景可赏。”

众位将军肃然起敬,这话云里雾里的,一听就是从文化人口中出来的。

珉王咳嗽两声,终于忍不住出来收拾自家兔崽子。

“稚行,你不睡觉跑到这里来做什么?”

庄二公子仙风道骨地一拱手:“自然是为了修行我这颗明月似的心。”

眼见老爹的眼神愈发危险,庄随立马收敛了信口开河的性子,装乖卖巧道:“儿子之前送了个俘虏过来,听说那人是清明山的逃匪。”

他一脸正气,把手一扬:“天子脚下怎么能有这种贼子犯上作乱?正所谓: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再者,遇乱不治,非人臣所为。儿子有心为父王做马前卒,定取那山匪头子的首级献给圣上。”

乖乖,各位将军都看傻了眼,不愧是庄总兵的亲儿子,听听人家这话,又漂亮又豪气,一般人哪儿想得出来?

庄悯就跟在珉王的后面,一听这话又开始头疼了。

他就知道,这小子没要到战象就要从别的地方找补,八成就是惦记上人家匪窝里的战利品了!

庄随动动眉毛,示意大哥别作声打乱他的计划,引得世子殿下冷哼一声。

“本王已经派人送信至京,”珉王难得见次子有点上进的势头,面上严肃心里则乐开了花,“在陛下旨意到之前,先由世子领前军五千人围困清明山。留两千人断后,大军行往武昌府。”

归京的征南军共有十五万之多,就算军费所耗不提,在回程的路途上耽搁久了也难免会引起朝廷疑心。

是以珉王这番安排算是极大地周全了各方考虑。

庄随当即高呼父王英明,死皮赖脸要跟着大哥上山打山匪。

珉王心里大为快意,袖子一挥就点了两个儿子上山剿匪。清明山匪徒只有两千之数,不成气候,正好给他儿子练练手。

庄悯:“……是。”

大哥看了眼摩拳擦掌的小弟,心里忒苦。

然而庄随心里被那个满是宝藏的清明山装满了,一丝一毫也分不出给他大哥。

三大营出来的将士都是大虞朝精锐中的精锐,冲锋陷阵的前军更是沐血而归,满身的肃杀之气。

庄悯披甲上马,毫不拖泥带水地点了四千步兵,五百骑兵与五百火器兵,乘着星月在山林中穿梭,隐秘地把王福指认的匪窝所在给围了起来。

庄随虽然实打实是个娇生惯养的膏粱子弟,在趁火打劫这一道上却很有几分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

指的是二公子一手拽丰容一手拽丰许,威逼利诱二人不许抛弃走不动道的他,而且二公子全身上下估计只有嘴硬,走了一个时辰还不肯放弃宝藏打道回府,硬生生跟着急行军的步伐来到剿匪的第一线。

庄悯见他下令兵士疾走都没能甩开庄随,一时无语。

“刀兵无眼,”庄悯听着亲兵汇报的消息,禁不住头疼,“他只管在营中等我便好,什么功劳自有父兄去挣,他往战场上跑什么?”

亲卫揣摩着开口:“二公子许是担心您。”

庄悯沉默了一会,才开口:“罢了,着百人暗中护卫他,你去安排。”

亲兵领命离去后,庄悯才长长地吐了口气,差人去把俘虏王福带上来。

庄随千辛万苦爬上山后,由丰许掏出了软垫坐在了一处干净的山地,再让丰容去唤雁归过来。

说来也怪,雁归虽是象奴出身,于交际打探却很有天赋。这些日子跟在庄随身边,连他原本不流利的汉话也说得好听了许多,甚至于还能将兵士那些粗俗俚语润一润色。

庄随自然面有得色,毕竟这多亏了他教导有方。

雁归从士兵中似游鱼一般奔向庄随,尊敬又不失喜悦地叫了声:“见过二公子。”

“我大哥如何说?”

“世子殿下欲派使者与那俘虏一起前往匪寨,同贼匪头子赎人质回来。”

庄随立刻挑起了眉:“赎人?!”

说罢他坐也不坐了,刚刚还嚷着耗尽了力气,这会儿却恨不得再跑八十里。

“真要向山匪赎人?”庄随憋着闷气跑到了他大哥边上,“我们这么多人,打几个清明山不够?!”

庄悯好似知道他会来,还变戏法般拿出一包糖让他吃着玩。

庄随的火气又往上冒了三丈:“哥,别拿我当小孩耍了!”

“山匪鼠目寸光,先围困几日,再装作奈何他们不得的样子。任凭他们提条件,金也好,银也好,把人赎回来。”

庄悯慢条斯理地观望两峰之间的谷地,那伙贼匪的藏身之处。

他嘴角带着冷意:“把你之前抓的那个俘虏放回去,告诉他们,我们人数不多且粮草少,停不了多久不敢真刀真枪,让他们尽管狮子大开口。待那落入贼手的官员和他的亲眷回来后,烧山也罢,强攻也好,还轮得到他们猖狂吗?”

他伸出手,掌心上正躺着庄随给出去的小金猪:“就像它,你给出去了,我自有办法帮你再拿回来。”

庄随刚才燃起来的心火随着庄悯的话一点一点地熄了。

他怔愣着站在原地,心里面吹着警报号角把大哥的排名和他爹放在了一块儿。

都是面善心黑的狐狸,万万惹不得!

作者有话要说:巡抚:官名,别称抚军、抚台,明清官制从二品,加兵部侍郎衔者为正二品。明代巡抚制度萌芽于永乐年间,初创于宣德、正统时期,逐步发展于景泰至正德时期,到嘉靖年间基本确立。建文时期曾有采访使,分巡天下,这个时期还没有后期定设官职时权力那么大,相当于替皇帝去巡视地方、安抚军民的职能。

(其实这应该是下一章的注释,但下一章要说的有点多所以放在这里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